【商会动态】商会组织会员参加2024大湾区财经年会暨千商盛典

Source:南方都市报APP

c3c1c0f8a0aa30df52a157d27120e7d_副本.jpg

千商荟萃,开启新篇。11月28日,由广东省工商联、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南方都市报社、南都湾财社、郎酒股份主办的“新质大湾区 动能与机遇”2024大湾区财经年会暨千商盛典,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近千嘉宾与会,广东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唐小兵,南方都市报社党委书记、总裁戎明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等作主题发言。

商会秘书长杨采熙,副会长单位代表黄仕明,理事罗芹芹,会员林谦、谭志佳、李娜、谢庆元,副秘书长罗容、王烟云、陈力,团体会员代表谢雪平,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吴彬受邀参加本次活动。

为进一步助力大湾区市场资源互通、战略对接、合作共生,会上,由郎酒携手南方都市报湾财社倾力打造的“财友圈”俱乐部正式启动,并举行了价值伙伴签约仪式,包括立白科技、云顶文旅集团、广东南方优品运营有限公司、广东省企业家合作发展促进会及华南MBA同学会户外运动协会等成为首批“财友圈”价值伙伴,活动现场还同步启动了“美好中国郎广州大品鉴”活动,将联合广州市内100家知名餐饮机构,通过消费赠酒品鉴方式,为拉动餐饮消费赋能。

寻路新质湾区:财经年会是南都融合转型全新尝试

16455428.jpg 

“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深刻揭示了当今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广东的主旋律。”广东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唐小兵在致辞中表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加速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个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经济大潮中,民营企业应紧握时代红利,积极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2024大湾区财经年会,汇集学界名流、粤商精英,共同探讨宏观经济、跨境出海、新消费等前沿话题,聚焦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与时代的主题环环相扣,体现了南方都市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敏锐洞察,更彰显了其作为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为在场过千名企业、商协会代表和嘉宾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相互融通、共同发展的大舞台。”唐小兵表示。

 

14509826.jpg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内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在这里不仅看到了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更看到了创新动能下的巨大机遇。”南方都市报社党委书记、总裁戎明昌表示,南都湾财社自2022年成立以来始终与大湾区经济发展同频共振,通过持续做强做大财经类资讯产品,持续扩大“智媒+”朋友圈。湾财社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资本、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历程,为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一份“湾财力量”。

戎明昌透露,在新一轮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南方都市报积极推进“一报两端融媒转型活力提升”项目,强化AIGC等新技术运用,全面创新生产传播体制和评价机制。

“今天的湾区财经年会就是南都融合转型的一个尝试。”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副书记、主编刘江涛在致辞中表示,南都湾财社作为深耕湾区的IP,过去两年来,在坚守传统内容价值的前提下,做了诸多的创新和尝试,大力探索新闻的新业态、新模式。“未来,湾财社还将以财经智媒资源链接效能,进一步助力大湾区市场资源互通、战略对接、合作共生。”

“乐观者一直在前行” 与会嘉宾热议新质生产力

南方都市报编委、湾财社CEO王莹表示,南都湾财社在过去一年深度调研了几十家大湾区的企业,并与上百位大湾区企业家进行对话后,发现“即使有焦虑,即使有迷茫,但是大家依旧没有停下自己的步伐。”她补充道,“乐观者一直在前行。”

 

微信图片_20241202102659.jpg 

会议现场,立白科技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许晓东、亿航智能副总裁薛鹏、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集团监事会主席刘君、影石科技联合创始人陈永强四位企业代表作主题发言,从消费、AI、低空经济等各自深耕的行业探讨如何提升企业的新质生产力。

 

 微信图片_20241202102714.jpg

许晓东在分享中表示,作为一家广州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深刻地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速度,也倒逼着大湾区企业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突破,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刘君表示,要构建像人一样思考和工作的新质生产力,可从两大方面入手:一是智能体,二是人机协同;AI2.0时代,行业认为AI不仅是一个工具,更应该是一种服务,即人与机器共同协作去完成任务。

 

微信图片_20241202102718.jpg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是赋能民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薛鹏表示,低空经济具有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的特征。陈永强说道:“科技、人才、创新只有通过产业结合在一起,才能有力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声音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

宏观经济主要面临三大问题,应更多看重财政的可持续性

“我们希望经济增长是L型的,就是经济增速下降到一定程度就稳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在本次财经年会主题分享中表示,目前我国的物价、通胀率是相当低,“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很愿意看到物价下降,但是对于企业家而言,物价持续下降不是一个好现象,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改变这种趋势。”
余永定表示,2023年中央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即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不要小看这句话,在过去十几年,国内政策主要是去‘过剩产能’、不采取短期刺激措施、不扩大赤字、不超发货币、增加有效供给等等,”余永定表示,因此,该命题可以很清楚看出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重要的调整。

 

微信图片_20241202102720.jpg 

今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等;之后,央行、发改委、财政部相继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向市场释放了进一步加大货币和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重要信号;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余永定表示,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政府负债率为67.5%,显著好于世界其他国家,“这意味着我们有足够的财政政策空间”。

余永定表示,目前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目前主要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力争实现5%的经济增速,二是防范房地产业引发系统性风险,三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他表示,目前社会经济增速不像期待得那么高,一是因为消费增速比去年有较大的下降,二是因为房地产开发投资为负增长,“我们可以通过刺激投资、刺激消费、刺激出口等等来实现GDP5%的增长,但是由于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如果收入不增长,居民消费也难以持续增长。出口增长速度已经相当高,进一步刺激有一定难度”。此外,他表示社会还需要改革社保体系,但这需要时间。

 

 微信图片_20241202102724.jpg

余永定强调,需要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因为基础设施投资是进行逆周期调节的有利工具,具有见效快、乘数大的优点,“要做到这一点,政府需要增加更多的财政支出”。

针对房地产投资方面,余永定称目前政府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政策实际上也是和国际经验一致的,也取得了效果,目前房地产投资增速已经开始趋于稳定。

余永定表示,2024年11月8日财政部提出财政新政,宣布要增加专项债的限额、在未来五年之中每年在新增的专项债中要拨出8千亿来解决隐债问题、以及2029年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仍按原合同偿还。余永定肯定了政策的优点,“比如地方政府借了很多钱,他长期无法把钱付给企业,企业就无法正常运转,现在通过所谓的隐债置换,地方政府借了新债,就可以还旧债,隐债化为显债之后利息率下降了”。

“我们财政政策新政是值得赞扬的,对解决中国经济问题有很积极的作用。”余永定还表示不应该过多强调财政平衡问题,“对一个家庭、省来讲,财政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对一个国家来讲,重要的是财政的可持续性,财政的可持续性来自于经济增长。”

亮点

重磅!郎酒携手南都湾财社打造“财友圈”俱乐部

活动现场颁发了2024中国新质生产力领军企业等奖项,致敬新质生产力行业领军者。

大会上,由郎酒携手南方都市报湾财社倾力打造的“财友圈”俱乐部隆重启动,同时四川古蔺郎酒销售有限公司与广东省企业家合作发展促进会签署了《青花郎×南都·湾财社财友圈合作意向框架》。

微信图片_20241202102727.jpg